在前两周的帖子《23统计揭露搜索用户行为》中Er提到了一句话:疑问句的占比比过去一年越来越大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机会。提问之所以是一个探索的机会
杨浦网站优化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机会。提问之所以是一个探索的机会一是提问量越来越大与词汇量越来越长的大趋势相沟通;第二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直接在搜索截止页面顶部给出答案。第0名是什么?比如搜索“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谷歌的截止日期如下:

最上面的直接回答被谷歌称为特色片段被谷歌官方翻译为“精选大纲”。如果这个选择不包含在10个一般搜索截止期内页面底部还有10个普通截止期页面所以经常被称为“第0”排名领先于第一名。显然第0名值得讨论。有时候被排在第0位并不一定会给网站打流量代来因为答案已经出现在截稿页面了比如搜索“姚明身高多少”、“刘德华妻子是谁”等。而且回答简洁直接所以没有必要考察网站。不过稍微掺假一下大纲里的答案大概不太准确需要持续观察。特色片段的排版方式接近吸引力不言而喻。五个w和一个h:上文中提到的新闻写作的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如何是最常展示的亮点即谁是xxx?什么是xxx?xxx什么时候?xxx在哪里?为什么是xxx?xxx怎么样?那么如何让页面排名为0呢?有一种方法可以在一个不寻常的审讯问题中获得第0名。以什么是典型为例比如“什么是SEO?”尝试几种方法:爬上页面平时排名开头的第一页进入前5名最好。选大纲往往以书的别名结尾否则意义不大。一般来说入选的节目是从前五名截止日期中选出的少部分有6-10个。页面标题与查询词汇高度匹配。页面最前面用了一段墨迹往往是一句话简洁准确的回答了“什么是xxx”也有人说是定义了xxx。用页面上的小标题再次提问。页面反面的本质从几个方面仔细解释了xxx是什么。似乎没有什么是费力的乞讨但网站上的很多文章真的不是这样写的。我没有太多可以实现我目标的博文。这个方法真的有效吗?还是仅限于猜测?为了防止被打脸你自然先试了一下。用“什么是SEO?“比如这个词汇搜索不要太小。干燥试验是两个月前开始的。多年前在这个博客上发现了这个帖子在Google排名中从来没有在第二页徘徊过所以做了三件事:把这个帖子的标题从“SEO到底是什么”改成“SEO到底是什么?”然后改成了最匹配“什么是SEO?“从其他提到“什么是SEO”的博文中我做了几个到世卫组织页面的内部链接。数量少只有两三个因为提到这句话的场合不多。从另一个网站的一个页面我做了一个外部链接以“什么是SEO”为锚笔墨。谁的测试页成功爬到了第一页最下面的位置。然后我给这个帖子加了一段墨迹:

从“先看定义”到“实验中的一些困惑”几周前就加了但不是过去。这一段大概全是上面列举的第三、第四种乞讨。在副标题中添加“真相”一词是试图渗透另一个看似质疑的问题“SEO的真相是什么?”大约一周后药效开始显现搜索“SEO的原因是什么”时er的帖子涌入特色片段:

不妨注意一下它刚刚攀升到平时排名的第五位。然而对于“什么是SEO”的搜索并不理想于是我们尝试搭建和改变了两个场合:我放了一张相当难看的图片。这原本是为百度做的因为百度有图形显示而谷歌没有。遗憾的是百度到现在还没有索引新页面的精华。特别是我感觉百度的排名算法在很多场合都不比谷歌差但是索引速度也不比差一点点。将发帖时间由2009年5月14日更改为2017年3月15日。就博客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