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深圳等城市房价一路飙涨让外界一时忽略掉了早前的房地产库存量高企的问题。为何一转眼间百度百家号实操经验,10天新手练习经验让外界一时忽略掉了早前的房地产库存量高企的问题。为何一转眼间国内房地产市场就从7亿多库存消化不完“只能被炸掉”的紧张局势发展到如今民众深夜排队抢房的景象了呢?
对此中申网调查后发现多地出现的购房热与市场需求没有较大关系是一轮新的“炒房热”。与以往的炒房形式不同小学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是一轮新的“炒房热”。与以往的炒房形式不同这次买房者采用了新的方法——众筹买房。
何为众筹炒房?
据了解所谓“众筹”买房就是几个朋友凑首付备好两年月供左右的月供资金大家签订一个合约以其中某一位的名义买房约定房价上涨到某个点时抛出获利按出资比例分成。联合炒房的极端是“包楼”即一些有实力的投资客会抱团在看好某个新楼盘后与开发商协商以某个价格承包下整栋楼留着自己慢慢卖。
炒房客究竟有多疯狂?
看过一则新闻报道说:高华2000年从东北到深圳闯荡2003年买房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其手中持有的房产超过10套。花了短短8年时间高华投入几万赚了3千万投资回报率上千倍。
早期炒房者赚得盆满钵满一半是因为他们赶上了楼市上涨的黄金时代一半也靠胆大心细技术强。毕竟炒房也是个技术活。跟中申网一起来看看早期炒房客的招数:
1、以租养贷
看了一些炒房者的故事发现早一点的购房者十年前就买了房。那时靠几万元资金就能买到一套房靠房租加少许的工资收入就能还上贷款。随着房价年年上涨购房者发现渐渐的房租收入已经超过了月供小学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渐渐的房租收入已经超过了月供购房者发现原来买房投资很赚钱于是又凑了首付买了第二套、第三套。这就是炒房者的入门之路。
2、高抛低吸卖旧买新寻找下一个“潜力盘”
职业的炒房客都有专门的交流圈子会根据楼市走势市场风向不断的进行买卖以获取最大利益。炒房客在房价趋缓时卖旧房回笼资金放杠杆买有大涨潜力的新盘;或在房价启动时以商贷置换房贷放大借贷资金买二套房。两种方式结合周期使用将投资能力迅速扩大。
3、不断加杠杆
说到加杠杆就要说说炒房比炒股的杠杆高多了。职业炒房客一般是不碰股市的。原因很简单股市高投入、高风险占用大量现金缺少杠杠回报率还低。
简单的算一笔账你投入100万炒股1年之后按15%的回报率也就赚15万。你投入100万买房按3成首付可买总价330万的房子。1年后上涨15%就是赚330万的15%即使扣除银行利息也远远超过炒股收入。
按揭买房本身是3.3倍杠杆此外炒房客还会通过信用卡套现向亲友借钱民间借贷装修贷款消费贷款房产增值部分再抵押贷款等继续增加杠杆。甚至有通过借钱炒房达到“空手套白狼”的传说。
4、联手炒房共同坐庄
将股市联合坐庄的方式引入楼市拉拢一批投资客将某个小区的流通房源买断。通过垄断的方式获得定价权通过虚标房价、控制房源等手段哄抬该小区的房价。
5、众筹炒房
买房门槛竟降至1000元众筹炒房你敢投么?日前国内某二手房众筹平台上线该平台通过发起众筹完成房产购买起投价1000元一年后回购或者出售。
以该平台正在“融资”的项目“富通城四期1503”为例购房价132万认购金额60万接近5成。而这笔资金除了支付首期款剩余款项将用于税费、赎楼等其他产生的购房费用中。众筹炒房1000元起差不多就是股市的入门门槛。按照现在北上广深房价的涨势估计连清洁工大妈都会想试试。
但是这真的没有风险么?
1、政策是最大风险
以前炒房门槛高炒房客毕竟是少数但是如果众筹炒房发展壮大届时就是人人炒房了不利于楼市稳定健康发展。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募资对象超过200人即为公开发行。如果众筹门槛为1000元众筹金额为60万很容易超过200人涉嫌非法集资。
2、平台跑路风险
目前法律上并没有对众筹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对众筹买房更是没有法律保障。一旦发生亏损或者因其他原因平台老板跑路必将对投资客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2016年2月16日一家做房产投资的鑫琦资产平台高层被警方带走19亿资金无法兑付正是给想要进入房产众筹试水的消费者提了个醒。
警惕众筹炒房监管必须跟上
市场不是万能的信息不对称、杠杆买房、投机炒房等等玩法必须需要政府宏观把控理性引导。
首先要加大炒房成本主要是尽快在深圳等一线城市试点房地产税收改革以增加持有环节的成本压缩炒房者的利润空间。这是基于市场调控的根本之道。
其次要加大信息披露力度政府可以对楼盘开发、销售、价格等信息集中建立网站并及时发布供购房者进行选择解决房屋中介从业人员利用信息牟利炒房的行为。
最后要运用法律手段打击通过成立公司、购买“房票”等方式获取购房资格等炒作行为。这几个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有作为。
不踩法律的红线、漏洞控制好自己的欲望控制好自己的投资行为其实是保护自己利益和助力社会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