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合格的经营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复杂的知识和理论而是懂得珍视那些看似简单、“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生活态度的原理原则国庆节营销活动策划方案你设计好了吗?而是懂得珍视那些看似简单、“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生活态度的原理原则即哲学”。这种哲学“不是晦涩难懂的书桌上的学问而是从经验和实践中产生的生动的哲学”。
这些哲学看上去“像小学教室里贴的伦理或道德纪律方面的标语一样”。聪明的人往往对这样的哲学一扫而过或视而不见但那些不那么聪明的人却极其珍视它“不仅用脑筋理解还要用灵魂领悟使其变成血肉的一部分”。
换言之就是“人格、勇气、能力”。吕新吾希望居人之上者兼备以上三个资质。这三个资质如果按顺序排列就是: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
谦虚、内省之心、克己之心、尊崇正义的勇气或者不断磨砺自己的慈悲之心一言蔽之就是他必须是抱持“正确的生活方式”的人。这就是中国古代所提倡的远离“虚伪”、“自私”、“放纵”和“奢侈”的人生态度也就是说不能虚伪、不能有私心、不能我行我素、不能有奢侈之心。
忽视自己而利于他人致力于后自己而先天下。一旦产生这种利他之心人类就能不受世间欲望的迷惑而生存。而且有了利他思想烦恼的毒素才能消失欲望的污秽才能被消除而显露出“美丽的心灵”美好的愿望才得以描绘。如果是远离自己利益和欲望的美好愿望那么愿望一定能够实现而且能够持久实现。
我认为人类真正能衷心感到喜悦的是工作。也许有人反驳一个劲儿地工作枯燥无味他们认为人生需要兴趣和娱乐。但是所谓兴趣和玩乐只有在工作充实后才能体会得到。工作不认真即使能够在兴趣和游玩的世界里得到快乐那也只是暂时的快乐一定不能体会到从心底涌现出来的喜悦。在劳动中获得的喜悦是特别的绝对不是游玩和兴趣可以代替的。认真、努力地工作克服痛苦和辛苦后取得成功时的成就感是人世间无可替代的喜悦。
布施就是具备为世间为他人的利他之心。为他人谋利对他人有怜悯之心。人需要经常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通过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五个修养的努力就可以达到宇宙的“智慧”即参悟的境界。那个时候就可以靠近制约天地自然力大本理和掌管宇宙的真理换言之就是释迦牟尼所说的智慧。
劳动时所感受到的精神的愉悦在单纯劳动中加进自己的创意技巧使工作更愉快不是被他人强制的“被动工作”而是自己成为劳动行为主体。把劳动当作只是为了获取生活所需食粮的物质手段是错误的。
为家人工作、帮助朋友、孝敬父母——虔诚、细小的利他行为一点点延展为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那样的大规模的利他行为。人类原本具备希望为社会、为他人做点什么的善良之心。人的内心充满至深至纯的幸福感不是在满足自我而是在满足了“他人”的时候。
“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类”的利他精神——即谋求公共利益甚于私利的精神——曾经是初期资本主义的伦理规范。“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类的工作是一个人最崇高的行为”。为了不停留在低层次的利他上重要的是养成更广视角看事物立足更大范围对待自己的个人行为。
有道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追求利润并非罪恶。但是方法必须是符合人道的。并不是不管干什么只要能赚钱就行为了获取利润必须走正确的道路。“真商人须思客立则己立”。“动机善则事必成”。
人生受“看不见的手”的驾驭。而且“看不见的手”有两只。第一只手是命运。另一只手是“因果报应的法则”。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不是宿命能够通过因果报应的法则而改变。上天决定的命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不断思善事、做善事因果报应的法则就能发挥作用就能度过一个比命运好得多的美好人生。
“行善而不见其益犹如草里冬瓜自行暗长”。因果报应需要时间。牢记这句话不要为暂时没有好的结果而焦躁每日孜孜不倦、一心一意积累善行最终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宇宙自身具备使一切更好的意志促使从属于它的一切万物成长发展。因此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不断成长、发展是必然的我们人类也不例外。如果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与宇宙的意志相同工作和人生必定都会通畅顺达。
我认为人的内心有多重结构是由多个同心圆分层组成的。从外层说起:1、知性——后天掌握的知识和伦理;2、感性——掌管五感或感情等的精神作用;3、本能——为了维持肉体的欲望;4、灵魂——是围绕在真我之上的现世的经验与孽;5、真我——在内心深处是核心部分充满真、善、美。